国际商事纠纷的中国解决方式:中国国际商事法院
摘要
本文从内部人的角度对中国国际商事法院的成立和运作进行了批判性的回顾。本文详细介绍了CICC的一些创新措施,包括国际商务专家委员会、集诉讼、调解和仲裁为一体的“一站式”争端解决机制论坛、更便捷的诉讼程序以及在争端解决中使用先进技术等。更重要的是,它坦率地讨论了CICC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CICC的专业化和国际化。
介绍
在过去的15年里,国际商业法庭已经在中东、亚洲和欧洲建立起来。为了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国际商事法院作为国内司法系统内的专门法庭,为与商业有关的纠纷提供量身定做的程序。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国际商事法院的建立和发展。第一部分探讨CICC成立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CICC的主要创新措施。第三部分论述了CICC在提高自身吸引力和竞争力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探讨了目前我国法院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部分以结束语结束讨论。
中国国际商事法庭成立背景
经贸发展的内在需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一带一路”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了新贡献,为国际贸易投资搭建了新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已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展高质量、高水平合作,为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挥了引领作用。
随着跨国商事活动的增多,有效解决国际商事纠纷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全球法治治理的必然要求。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加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国的国际贸易、国际工程承包、国际物流等跨境商业纠纷呈上升趋势。因此,中国政府最近强调,法治为营商创造了最好的环境。因此,中国需要建立一个与经济发展状况和加强法治的建议相匹配的纠纷解决机制。
仲裁的优势与局限性
国际商事仲裁因其快速性、时效性、终局性、仲裁员的专业性等优势,以及临时性、中立性、共识性和私密性等特点,被认为是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首选方式。然而,仲裁作为一种争端解决机制,由于其成本高、缺乏必要的监管等相关限制,并不是促进全球商业发展的权威、合理的上层建筑。这意味着国际商事法院吸收了仲裁的快捷和方便的特点,可以作为国际仲裁的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在商法与实践的协调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国际商业法庭的兴起
为响应更好服务国际商事环境、提高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竞争力的呼吁,越来越多的国家改革了传统的诉讼制度,设立了国际商事法院等专门的司法机构。到2019年,一些国家已经引入了国际商事法院,如英国(伦敦商事法院)和美国(特拉华衡平法院和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其他一些国家改革了其现有的商业法院,如法国(巴黎上诉法院国际商会)和德国(德国国际商业纠纷商会)。还有一些国家模仿伦敦商事法庭建立了国际商事法庭,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法庭、新加坡的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SICC)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法庭。目前,世界上有10多个国际商事法庭,每个法庭都有不同的定位和比较优势。为完善我国有关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最高人民法院积极筹建国际商事法院,努力为国际商事法院集体建设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司法服务和有力的保障。
2018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第二届国际商事法院分别在深圳、西安成立。CICC自去年底受理首批案件、2019年5月29日初审以来,其成立和运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目前,CICC已受理日本、意大利、泰国、英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等国的国际商事案件13件。2019年9月18日,中金对3起案件作出判决,确认3起案件中存在仲裁协议效力争议的仲裁协议是有效的。2019年10月25日,中国第一国际商事法院发布了第一份民事判决。该判决针对的是原告是一家来自广东省的中草药集团,而被告是意大利企业Bruschettini SRL之间的产品责任纠纷。判决书采纳了国际商务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对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中的赔偿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解释。CICC亦设有中、英文双语网站,以更新工作的最新进展。
中国国际商事法庭的创新措施
CICC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各具特色。这些措施为构建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提供了一条中国路径。一是开创了国际商务专家委员会制度。为提高CICC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的国际化水平,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国际商务专家委员会制度,任命了来自14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31名专家委员。这些专家成员来自不同的背景,通常被认为是国际贸易和/或投资法领域的代表和领军人物。他们是在司法或国际仲裁实践方面的国际知名专家和学者,在国际商法界具有很强的专业精神和中立性,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作为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的“智库”,主要承担四项职责:主持国际案件的调解;就国际条约、国际商事规则以及域外法律的认定和适用等专门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为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提供意见和建议;对CICC的发展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为保持司法服务的高水平,CICC从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选任小组中选出14名法官。他们都有丰富的审判经验,熟悉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际贸易、投资惯例。他们还能流利地使用中、英文作为工作语言。
第二项创新举措是打造集诉讼、调解、仲裁为一体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一站式”平台。2018年底,最高人民法院确定首批仲裁、调解机构纳入一站式多元化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平台。通过实施《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国际商事法院程序规则(试行)》和《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中金正式建成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多元化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平台。国际商事争端解决平台是各独立争端解决机制优势互补的平台,为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提供了一个公平、高效、便捷的体系。CICC独特的“旋转门”设计,允许当事人在放弃调解或仲裁的同时,选择多元化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中所包含的调解或仲裁机构,先行或重新选择CICC。当事人可以向CICC申请依法保存证据、财产或行为,也可以向CICC申请撤销或执行仲裁裁决。由于这种制度设计,在中金成立的初始阶段,重要的是要学习其他司法管辖区的最佳实践,不断完善一站式国际商业争端解决平台,从而达到更好的整合的三个争议解决机制的中介,仲裁和诉讼。
第三项创新措施是引进适合国际商业交易的各种诉讼程序。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设立国际商事法院若干问题的规定》,对CICC建立了一系列工作规则。引进的创新程序包括:
1在管辖权确定方面,采用双方同意管辖权和自由裁量管辖权相结合的方式,既充分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自治,又兼顾既定的国际商事规则;
2在证据方面,证明材料的公证或认证不是强制性的,如果双方同意,英文的证明材料不需要翻译成中文;
3在判决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司法程序的透明度,可以在最终判决中公布合议庭少数人的意见;
4在约束力方面,一审判决应为终局判决,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诉讼时间和成本,从而大大减轻诉讼当事人的负担。
四是运用科技手段,使CICC和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更加智能化。在互联网时代,纠纷解决应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大力推进CICC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联网实现立案、听证、质证等服务,努力实现“智能审判”。
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增长新动能蓄势待发。有效解决国际争端,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建立一个能够更好地便利商事的国际商事法院,如何创造一个更好的营商环境,是中国努力并不懈努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经历了CICC现行办案规则的优缺点后,在研究了世界各地主要国际商事法院的特点后,可以看出CICC在办案过程中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成为主要的关注点。
国际商务专家委员会应在不受法律限制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适当增加成员数量。为了弥补法律限制CICC不能任命外国法官的事实,最高人民法院率先成立了国际商务专家委员会,以提高CICC只有国内法官的国际信誉。建议除上述四项职能外,还应允许国际商务专家委员会成员以法庭之友的身份参与正在进行的诉讼,并向CICC法官提交意见。CICC可以探索的另一种可能性是,国际商务专家委员会成员可以在某些案件中担任陪审团。此外,国际商业专家委员会应由尽可能多的主要法律体系和全球主要贸易大国的专家组成。目前31名被任命的专家成员提供的保险年龄仍然需要改进。今后,应认真考虑任命国际商业专家委员会第二组专家成员的问题。
迫切需要培养和招聘国际法律人才,促进法官多元化。当今世界,各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既得利益根深蒂固。国际争端解决日益专业化,国际法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面对一些国家有争议的治外法权,如长臂管辖和《反海外腐败法》等立法,需要更多相关的法律人才来应对这些复杂的法律问题。各国还应开展多边合作,推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多元化发展。在考虑CICC是否应该任命外国法官时,需要考虑到中国现行的法律和修改法律的困难,因为中国的法律修订不如较小的司法管辖区那么容易。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可能包括招聘和任命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法官担任CICC的法官,从而提高法官的多样性,提高对来自英美法系当事人的回应质量。
CICC可以扩大其受理的案件范围。目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设立国际商事法院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对国际商事案件的定义,CICC受理案件需要与中国有实际联系。今后,当事人可以选择在CICC解决国际商事纠纷。尽管这些争议与中国没有实际联系。对于此类案件,CICC可借鉴DIFC法院和SICC的离岸案件体系。同时,CICC将国际上最优秀的法律人才聚集在一个平台上,应该能够像中国首席大法官周强所提出和设想的那样,在重大法律问题上做出良好的判断。
加强中金判决的国际流通。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国际司法协助。在这方面,已作出三项主要努力。一是展现积极的司法态度和回应。例如,2017年6月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南宁宣言》就采用了假定互惠的方式。这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在互惠原则上的开放态度,以及中国积极推动由事实互惠向假定互惠转变的决心。第二项努力是扩大双边备忘录网络。例如,2018年8月,中新两国首席法官共同签署了《关于商事金钱判决承认和执行的指导备忘录》。这是两国在金钱判决方面相互承认和执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三项努力是扩大多边国际条约网络。例如,2019年7月,国际私法海牙会议于2019年7月2日缔结了《承认和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建立统一的国际民商事判决流通规则的国际条约。中国法院将严格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与各国一道,积极推进民商事国际司法协助,促进外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
讨论的具体问题
CICC有几个具体的问题值得研究。
首先,必须研究工作语文。国际商事法院制度的起源是伦敦商事法院和联邦商事法院、纽约南区地方法院。由于这两个法院都设在英语国家,它们的工作语言自然是英语。对于DIFC法院和SICC来说,由于前者主要以伦敦商业法院为原型,而后者位于前英国殖民地,因此两者都采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是合乎逻辑的。由于类似的影响,英语仍然是当今国际商务交易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国脱欧后,荷兰商事法院和巴黎上诉法院的国际商事法院为了扩大在欧洲的影响力,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鉴于国际商事法院普遍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CICC应适应这一现状,进一步扩大其允许使用英语的范围。
其次,应考虑法律代理。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各国都要求当事人由法院所在国的律师代理。为了提高竞争力,SICC和DIFC法院都改变了传统的法律代理制度,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诉讼中由注册的外国律师代表。然而,考虑到限制在当前民事诉讼法第263条和第528条的司法解释在中国的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主要的地区如英国(英国)和美国尚未允许外国律师法律代表,在现阶段,中国也不宜允许外国律师代理。
三是打造全球主要仲裁调解机构一站式服务平台。目前,被纳入一站式平台的5家仲裁机构和2家调解机构均为中国机构。为了提高国际化水平和CICC的全球吸引力以及争端解决提高专业化水平,这将是必要引入其他有影响力的国际仲裁机构像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将国际商会仲裁院、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等现有网络整合为一站式平台。
第四,一审的救济必须是最终的。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最高人民法院的自由裁量管辖权,以及《中金规则》司法解释第三条,CICC对重大国际商事纠纷具有管辖权。最高人民法院一审裁决为终审裁决的程序规则,是考虑到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快捷性、便捷性和经济性等复杂因素。同时,为解决上诉途径的缺失,上述司法解释还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虽然有学者担心这样的做法会滥用再审程序,但这主要是针对重大国际商事纠纷,使CICC的判决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认可。因此,它应被视为一种比较优势。
第五,必须研究是否采用DIFC法院的仲裁裁决方式。有人建议,CICC可向迪拜国际金融公司法院学习,允许在某些情况下将其判决转换为仲裁裁决,使其能够在《纽约公约》159个缔约国得到承认和执行。然而,仲裁裁决可能被申请撤销,外国法院可能以公共政策为由拒绝承认和执行,这一事实令人不安。此外,英国、美国和其他大型司法管辖区尚未采用这种做法。因此,中国也不适合采用它。
结语
看来,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商事法院,CICC强调竞争力作为它的一个重点发展目标和相信一个争端解决机制与全球竞争力是一个重要因素来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和/或该地区。在CICC的职能方面,重点放在司法服务上,特别注意司法的专业化和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CICC与其他国际刑事法院建立健康的工作关系,强调合作,强调与其他国家不断交流互鉴,实现共同发展。
CICC要想获得国际法学界的广泛认可,就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法官队伍,所作出的每一项判决都必须是高质量的。在该地区以外,除DIFC和sicc等较小司法管辖区的少数法院外,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A Chinese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Dispute Resolution: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
Abstract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reviews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 (CICC) from an insiderrsquo;s perspective. It offer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a few of the innovative measures of the CICC,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Expert Committee, the lsquo;one-stoprsquo; forum for a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integrating litigation, mediation, and arbitration, more convenient litigation procedures, and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in dispute resolution. More importantly, it candidly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CICC and makes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its improvement towards more profess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roduction
Over the past 15 year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Middle East, Asia, and Europe. Contributing to the good business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s as specialist courts within the domestic judiciary offer tailor-made procedures for business-related disput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 (CICC). The first part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of establishing the CICC. The second part then introduces the main innovative measures adopted by the CICC. The challenges the CICC faces in improving its attractiveness and competitiveness are discussed in the third part. The fourth part considers some current issues about the court that are under debate. The discussion closes with a few concluding remarks in the fifth par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put forward by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extensive consultation, joint contribution, and shared benefits, has opened up new space for worldwide economic growth. By setting up a new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the BRI offers new practices for improving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and makes new contributions to the well-being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Results achieved by the BRI can already be seen; countries involved in the BRI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ne Belt One Road with high-quality and high-level cooperation, playing a leading role in supporting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and promot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and facilit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ransnational commercial activities, the effective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dispute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optimiz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global governance under the rule of law. Due to China being the worldrsquo;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and as a result of the BRI, cross-border commercial disputes in China such as dispute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project contracting, an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are on the rise. As suc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cently emphasized that the rule of law creates the best environment for doing business. Therefore, China needs to establish a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that matches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ts proposal of reinforcing the rule of law.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arbitratio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is regarded as the preferred mode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dispute resolution due to its advantages in speed, timing, finality, and professional arbitrators as well a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ad hoc,neutral, consensus-based, and private. However, as a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arbitration is not an authoritative and reasonable superstructu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business due to its high cost, lack of necessary supervision, and other related limitations.This mean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 which absorbs the speedy and convenient characteristics of arbitration, can work as a companion to, and not as competitor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and make great progress in the coordination of commercial laws and practices.
The ris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
In response to the appeal of better serving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i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dispute settlement,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have reformed their traditional litigation systems and set up specialized judicial organs, such as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 By 2019, some countries had already introduced a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 such as Britain (the London Commercial Court) and the USA (the Delaware Court of Chancery and Federal District Court for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New York). Some other countries have reformed their existing commercial courts, such as Fr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hamber of Paris Appellate Court) and Germany (the German Chambers for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Disputes).There are also countries that have set up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s modelled after the London Commercial Court but with more flexibility; examples include the Dub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DIFC) court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the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 (SICC) in Singapore, and the Court of Astana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Kazakhstan.At present, there are more than 10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ribunals in the world, each of which has different positioning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s in China, the Supreme Peoplersquo;s Court of the Peoplersquo;s Republic of China (SPC) is also active in establishing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s and strives to provide more customized judicial services and strong safe guards to the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One Belt One Road.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urts of the SPC were inaugurated on 29 June 2018 in Shenzhen and Xirsquo;an respectively. Ever since the acceptance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596614],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