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对结冷胶形成和性能的影响
原文作者:Carolina Siqueira Franco Picone, Rosiane Lopes Cunha
单位:坎皮纳斯州立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食品工程系 文献出处:copy; 2010 Elsevier Ltd.
摘要:在加热-冷却循环中,设定升温速率为1℃min-1,并采用振荡剪切法和微量热法,研究了pH值(3.5、5.3和7.0)对脱酰结冷胶凝胶形成的影响。此外,通过单轴压缩的质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观察,分别评估了不同pH值下形成凝胶的力学性能和结构。pH值的增加导致线圈螺旋转变的温度升高和焓值降低。这是因为pH值升高,结冷胶分子之间的静电斥力变大,导致形成的联结区减少。因此,中性pH下形成的凝胶比酸性凝胶更加脆弱和易变形。所有样品在20-90℃之间均表现出热可逆的流变行为,都具有相同的流变特性。
关键词:结冷胶; 酸化; 流变学; 溶胶-凝胶转变;
1. 导言
结冷胶是鞘单胞菌产生的线性阴离子杂多糖,由于它即使在低浓度下也能形成透明凝胶,因此,自1980年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此外,传统的胶凝剂如琼脂糖和卡拉胶在低pH值下表现出较低的胶凝能力,而结冷胶则可以形成强度大的凝胶。
结冷胶是多糖,与其他多糖一样,结冷胶分子随着温度的降低发生无规线团到有序双螺旋的转变,这导致凝胶的形成可能与离子强度和溶液的pH值有关。众所周知,凝胶过程包括两个步骤。首先,随着温度的降低,结冷胶分子由无规线团转变为有序双螺旋构型,然后这些螺旋聚集形成联结区,最终形成体系凝胶。在低离子强度和中性pH值下,结冷胶上带负电荷羧基之间的静电斥力阻碍了螺旋的聚集。加入盐或减小pH值降低了螺旋之间的分子间斥力,增强了结区的形成,从而提高了凝胶强度。盐离子在凝胶形成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在盐离子存在下,凝胶的凝胶温度和熔融温度升高,同时结区的数量增加。这使得凝胶更耐热,并导致凝胶的弹性模量和刚性增加。然而关于pH对凝胶性能的影响鲜有报道。本工作的目的是利用流变学和量热学技术研究 pH对结冷胶溶胶-凝胶转变的影响,以评估pH对凝胶力学和结构性能的影响。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脱酰化结冷胶(3.42%含水量)由Kelco Biopolymers赞助。通过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射光谱法测定的结冷胶中的离子含量为(%,w / w):K =4.13,Na =0.43和Ca 2 =0.18。1.5 %的结冷胶溶液中羧基的化学计量当量为(%):K =38.36,Na =6.52和Ca 2 =3.74。 乳酸购自Merck。
2.2 凝胶溶液的制备
将结冷胶粉在80℃去离子水中搅拌30分钟,制得1.5%(w/w)结冷胶溶液。溶液原本的pH值为5.3plusmn;0.2,分别加入0.02M NaOH和0.2 M乳酸,将pH分别调整为7.0plusmn;0.2和3.5plusmn;0.2,所添加的Na 含量远低于原料的离子含量。由于结冷胶的浓度相同,所有样品的K 含量保持不变。原料中的钾浓度可能导致了部分网状结构的形成,但并没有进一步影响样品在流变学和DSC热行为上的差异。
对于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分析,选用80℃制备的凝胶溶液进行测定。对于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分析,首先将凝胶溶液倒入先前用硅油润滑圆柱形塑料管(内径21mmtimes;21mm),然后在冰槽中冷却至10℃。然后将凝胶恒温(10℃)放置24小时,以确保凝胶完全形成,最后进行测定。
2.3 振荡流变学
选用旋转流变仪进行流变行为测定,测试夹具为锥板(锥角为1.59°,圆锥直径为60毫米)。样品进行60℃热处理后立即转移到流变仪板上,然后使用玻尔帖装置快速加热到90℃。为了避免测试过程水分蒸发,将锥板表面涂一层硅油。测量前先静置5分钟,然后将样品以100sminus;1的速度进行剪切,持续2分钟。由于样品在这种温度下是完全液态的,因此在样品中没有观察到边缘不稳定性或结构损伤的情况。控制1 ℃ minminus;1,0.1 Hz,0.5 Pa条件,将样品在20-90℃之间扫描三次(冷却-加热-冷却)。利用Savitzky amp; Golay 滤波器对数据进行推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复合粘度与温度曲线的斜率变化。流变转变温度由log()的(绝对)斜率中的最大值确定。tandelta;(Grsquo;/Grsquo;rsquo;)表示储能模量(Grsquo;)和损耗模量(Grsquo;rsquo;)对流变学变化的影响。Grsquo;和Grsquo;rsquo;之间的交叉点即为凝胶点。
2.4 热行为
使用VP-DSC量热仪测量微量样品的热行为,量热仪配备有两个容量为0.542ml样品池,用来盛放样品溶液和参比溶液。在测试之前,将样品预热到60℃,随后开始加热到90℃。升温速率为1℃min-1,在5-90℃之间进行四个重复的冷却-加热循环。在相同的条件下,将两个样品池内充满水,记录参考温度图。转变温度(T峰)为最高峰对应的温度,而焓值根据峰值和基线包围的区域面积计算来确定。
2.5 压缩试验
在型号为TA-XT的质构分析仪中进行单轴压缩测量来确定凝胶在不同pH值下的机械性能,该分析仪配备直径为40 mm的圆柱形丙烯酸板,并用硅油润滑,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样品和探针之间的摩擦。使用速度为1 mm / s的十字头,设定温度为10℃,将凝胶压缩至其原始高度的80%。
根据公式(1)和(2)由力-变形数据计算弯曲应力(sigma;H)和应变(εH)。公式(1)和(2)分别是:
(1)
(2)
其中F(t)是时间t处的力,A0和H0分别是初始样品面积和高度,H(t)是时间t处的高度。
从应力-应变曲线最大点得到断裂应力(sigma;r)和应变(εr),而杨氏模量是该曲线的初始线性区域的斜率。(高达变形量的1 %)
2.6 扫描电子显微镜
凝胶块(约10 mmtimes;2 mmtimes;2 mm)固定在0.1 M pH=7.2的2.5wt %戊二醛缓冲液中。在0.1 M缓冲液中冲洗后,样品在液氮中压裂,然后再用缓冲液冲洗。断裂样品在1%四氧化锇缓冲液中固定过夜,然后在不同浓度的乙醇(30、50、70、90、100%、v/v)中脱水。为了避免结构损坏,样品在二氧化碳临界点干燥,然后安装在铝柱上喷金。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JEOL JSM5800LV)观察,在1000倍的放大倍率下记录了3张典型结构图像,加速电压为10 kV。
2.7统计学分析
利用方差分析,对每个样本的结果进行评估,重复分析三次。使用STATISTICA 5.5软件确定不同样品之间的显著差异(plt; 0.05)。
3. 结果
3.1 热扫描流变学
图1显示了样品在加热-冷却循环中的流变行为。图中大部分的点是在样品的线性粘弹性区域内获得的(没有结构损伤),但高温(低粘度和非凝胶形成)的点除外。由于测量采用应力控制模式,样品的粘度和弹性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测试肯定会超出线性粘弹性范围。但这并没有破坏样品的结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温度和Grsquo;的Grsquo;rsquo;交叉期间的转变温度应该低于DSC确定的温度,而这种情形并没有出现。
在冷却过程中观察到复数粘度增加(图1),这也表明tandelta;值减小。随着pH升高,复数粘度的转变温度升高(表1),但在两个冷却循环中凝胶点温度(表2)不随pH而变化。这个结果与Miyoshi等人得到结果的一致。
由于pH(图1)和滞后效应,在加热时会观察到不同的复数粘度分布。迟滞现象是指上升曲线(溶胶到凝胶转变)和下降曲线(凝胶到溶胶转变)之间的差异。所有的曲线都呈现出四个斜率变化,其中一些很明显,有些则不太容易识别(图1和表1)。在pH 3.5时,温度升高导致复数粘度从20℃时的3000 Pas降低到80℃附近的0.01 Pas。在该pH值下,第一个转变发生在低于30℃的温度下,最后一个转变发生在70℃下(温度变化约40℃)(表1和图1)。将溶液的pH值提高到5.3,前两个转变发生的温度高于在pH 3.5的转变温度,而最后两个转变温度则在低于pH 3.5的转变温度下观察到。在pH 7.0时观察到相同的趋势(表1和图1)。
Miyoshi 等人曾研究过热扫描分析中流变学特性测定的斜率变化,他们分析了凝胶浓度对固定pH制备的凝胶溶液流变性质的影响。但只观察到两种不同的斜率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溶胶-凝胶转变引起的。
总的来说,tandelta;值在33℃下开始下降,pH值越高,下降越明显。这种下降与Grsquo;rsquo;的降低有关。由于Grsquo;急剧下降,60℃之后tandelta;急剧增加(图1B,D和F)。冷却扫描和加热扫描之间的滞后量(图1)随着pH值的升高而减小,这表明形成了一个较轻的交联网络,聚合螺旋的数量较少。之前的研究发现,滞后效应的增强与结冷胶分子酰基含量的降低和阳离子的存在有关,后者增强了分子间的联系。在本实验中,使用的结冷胶完全脱酰化,因此迟滞现象的变化与pH值降低和阳离子的促进作用有关。在阳离子加成的影响下,pH的降低提高了溶液中正离子的浓度,屏蔽了螺旋间的静电斥力,有利于通过氢键的方式形成线圈-螺旋结合,从而提高了样品的热稳定性或滞后性。
3.2 DSC
图2显示了不同pH值下样品的DSC热分析图。连续冷热循环后,峰值仍保持不变。所有pH值的冷却曲线都显示出一个单独的放热峰,而加热曲线上观察到多达四个吸热峰。这些结果与Moritaka等人(1995)及Tanaka和Nishinari(2007)的结果一致。第一个吸热峰与在冷却时观察到的放热峰出现在同一温度范围内,但吸收峰明显较小,并随着pH值的增加而变大(图2)。在33℃-50℃左右出现了一个重叠的吸热峰,随着pH值的降低吸热峰变得更宽,导致在pH值为3.5时不可能确定所有的峰值温度和焓值。加热升温可检测到两个以上的峰值,并且随着pH值的增加,这些峰值对应的温度降低。当pH值从5.3增加到7.0时,第二个吸热峰对应的温度也降低,而第一个吸热峰则相反。从表3可以看出,当pH值从3.5变化到7.0时,第一个峰值温度增加了大约3℃,从表4可以看出,当pH值从3.5变化到7.0时,焓值增加了很多。同样,放热冷却的温度峰值也随着pH值的上升而增加,但没有观察到显著的焓变(表4)。对于所有样品,吸热焓值的总和略低于在冷却时观察到的单个放热峰的焓值(表4),特别是在pH值最低的时候,这表明第二个峰可能与第一个峰发生了部分重叠,导致确立每个峰的整合基线变得困难。在较低的pH值下,第一个峰变宽,焓降低。此外,在pH值为3.5时观察到的小峰阻碍了基线的建立,这可能掩盖了与热转变相关的总焓的一部分。
再冷却和再加热不影响峰的温度和焓(表3和4),这表现了结冷胶凝胶的热可逆性。
总之,峰值温度与流变试验中观察到的温度跳跃有很好的一致性(表1和表3),尽管这两种测量的热历史不同。
图1 冷却-加热循环(20-90℃)中1.5%的结冷胶的复合粘度(A) pH 3.5, (B) pH 5.3 , (C) pH 7.0. (...)冷却时的转变温度;(...)加热时的转变温度.I.第一次冷却系统,II.加热系统,, III.第二次冷却系统
表1 在连续的冷却-加热循环中,pH 3.5、5.3和7.0处的1.5%(w/w)结冷胶的复合粘度转变温度变化
表2 连续-冷热循环中,pH3.5、5.3和7.0处1.5%(w/w)凝胶溶液的Grsquo;和Grsquo;rsquo;交叉时的温度
表3 在连续冷却-加热循环期间,pH3.5、5.3和7.0处1.5 %(w/w)凝胶溶液的热学图的峰值温度
表4 在连续的冷却-加热循环期间,pH3.5、5.3和7.0处的1.5 %(w/w)凝胶溶液的焓值
图2 1.5 %凝胶溶液在(A)pH 3.5、(B)pH 7.0处的DSC-温度图,加热速率为1℃/min
3.3 压缩测试
单轴压缩结果显示,凝胶硬度和弹性随着pH值的降低而增加(图3、4 A和C),这与Yamamoto和Cunha(2007)的结果一致。随着pH的增加,曲线变宽(图3),凝胶在pH为3.5时的断裂应力是其他pH值时的两倍多(图3和图4)。然而,断裂处的变形或变形能力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图3和4B)。在pH为3.5和5.3时凝胶断裂的应变相同,但均低于pH 7.0时的应变。在破裂点之后,曲线出现了试样的压扁现象。在该区域,凝胶在pH值为3.5时出现了一些小的断裂,并随着pH值的增加而减小。
图3 在pH 3.5、5.3和7.0处,1.5%(w/w)凝胶的典型应变-应力曲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原文共 7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71321],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基于兰道理论方法的解释1,6-己二酸单斜晶型晶体的一阶温度相关相变外文翻译资料
- 蓝移紫外吸收和高CO转化率活性的非模板水热法衍生介孔Ceo.2Zro.802纳米粉体外文翻译资料
- 提高多孔碳自掺杂ZnO纳米片组装花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外文翻译资料
- 磷化氢功能化Fe3O4纳米粒子负载钯作为水介质中Suzuki-Miyaura 偶联反应的新型磁分离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木质素磺酸:一种有效的可再生的以生物高分子为基础的多组分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外文翻译资料
- 白藜芦醇在体外诱导人膀胱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外文翻译资料
- 全长人类ACE2识别SARS-CoV-2的结构基础外文翻译资料
- 双吲哚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外文翻译资料
- 蛋白质分子:将蛋白质靶向到Skp1-Cullin-Fbox复合物上进行泛素化和降解的嵌合分子外文翻译资料
- 用钼酸铋催化剂将丙烯醛氨氧化成丙烯腈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