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10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南京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英文翻译稿
国际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谁在乎谁?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在全球日益普及,并在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背景下蓬勃发展,与联合国针对南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了共鸣。在本研究中,我们以中国第一家跨国电子商务公司之一的宗腾为研究对象,探讨供应链创新活动如何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数据收集自宗腾的高级经理、公司内部文件和公开的在线资源。我们发现,公司需要改变其商业模式,将新的参与者带入商业生态系统,并改变他们各自的立场。我们进一步确定了出口市场跨境电子商务中的三种供应链本地化(销售、仓储和研发本地化),这是公司建立海外仓库的结果。这三大本土化战略是跨境电子商务的驱动力和主要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通过提出海外仓库、保税仓库和供应链金融是构成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一部分的能力,为供应链创新文献做出贡献。
关键词:供应链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商业生态系统。
2文献综述
这一部分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回顾了有关跨国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生态系统的SCI文献。
2.1.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供应链创新
供应链创新是指“供应链网络、供应链技术或供应链流程(或这些流程的组合)内的变化(增量或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在公司内部的公司职能中发生,在一个行业或供应链中,为了增强利益相关者的新价值创造,SCI不是静态的元素,而是通常由公司与其业务环境的动态交互触发的。它们还可能源于更好地阐明公司的价值主张,以确定新的细分市场或重新定义价值链的结构,从而获得超过竞争对手的优势。根据Arlbjoslash;rn et al.(2011),供应链创新(SCI)模型包含业务流程、技术和结构三个要素。
业务流程是为客户产生特定价值输出的活动,如订单履行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由于过程管理技术侧重于日常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变异的减少,它们在组织中的大量使用影响了作为组织学习的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之间的平衡。供应链技术改善了供应链管理,特别是在物流能力方面,如电子采购、RFID、需求规划工具,以及最近的区块链技术。供应链网络结构创新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要素,即企业与其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合作、分销渠道、物流外包和供应链复杂性。供应链网络结构创新促进了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我们认为物流外包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一种垂直网络结构创新。
物流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效的物流战略有助于降低成本和进入国外市场。企业在为电子商务行业寻找合适的物流解决方案时,必须考虑灵活性、准确性和速度。电子商务公司往往既有第三方物流提供商(3PL),也有自己的物流系统。Nica(2015)指出,电子商务改变了采购行为,给物流服务提供商带来了挑战。他还指出,中国经济的扩张增加了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给运营商带来了挑战。
Liu et al.(2015)指出,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物流提供了一个很有希望的机会,同时警告说,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仍然无法提供足够的物流服务来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扶持政策不足、物流发展速度与跨境电子商务需求不匹配、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的跨境物流第三方物流。此外,针对这些问题,他们还提出了六点建议:与其他电子商务公司结成战略联盟、采用海外仓储能力、推广专业第三方物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法律机制、加强扶持政策(同上)。
大公司因此发展了自己的物流能力。公司,如京东放弃外部物流,发展自己的物流体系。2017年以来,京东物流国际在五大洲建立了110多个海外仓库,为海外品牌提供跨境物流服务,包括海外仓储、国际运输、跨境保税仓库、国内配送等。京东与易趣、乐天、乐天、高群等合作伙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业务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库存超过300万件。物流能力的获取是由于物流对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而产生的。将这种能力内化会带来更少的风险,并提供更好的控制。还有人担心,这种做法会增加成本、投资和债务,这可能会影响公司核心业务的扩张。
2.2. 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一词有很多定义。一些研究将其定义为企业创造收入的方式,并认为它为企业如何创造利润提供了指导。另一些人也从战略的角度看待它,认为它是实现一项行动的逻辑框架。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Osterwalder和Pigneur(2010)的定义,其中商业模式阐明了组织如何赚取利润,从而代表了战略实施的计划。他们还开发了业务模型画布工具,并确定了业务模型的九个组件。组织的目标是通过沟通、分销和销售渠道提供价值主张来解决问题,满足一个或多个客户群体的需求,从而产生收入流。它需要与每个客户群建立和维护关系。它需要关键资源来通过开展关键活动来实现价值。此外,组织通过外包或合作建立关键的伙伴关系。前八个组成部分决定了成本结构,这是第九个组成部分(同上)。
商业模式创新改变了整个行业,重新分配了价值。商业模式创新是在组织中实施新的商业模式,以及组织如何创造和获取价值的新逻辑。这是一个协调的过程,涉及商业模式核心组成部分的自愿和紧急变化,包括资源和能力、组织结构和价值主张。
商业模式创新是组织在产品或流程创新中替代或补充创新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商业模式创新,连同运营和产品或服务创新,有助于组织创造竞争优势。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有助于识别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以获取未来价值,而且使组织具有竞争力,禁止竞争对手模仿。这也有助于获得更高的股本回报,尤其是对于拥有更多联盟经验的组织而言。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创造了创新和改进的新流程,从而为公司提供了持续的竞争优势。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变革的关键,通过突破性想法的商业化,最终实现新的商业模式,以跟踪补充产品或流程创新的机会。商业模式创新是指改变企业的活动系统,设计组织结构以创造商业机会(第99页),或将创新与价值创造联系起来的要素,从而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商业绩效。它包括以新的方式通过不同层次的整合来添加和链接新的价值活动。
Moore(第2页)将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一个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济共同体,包括相互作用的组织和个人,包括供应商、主要生产商、竞争对手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通过合作和竞争来共同开发与创新相关的能力,以支持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和吸收未来的创新。Iansti和Levien(第1页)将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一个松散的网络,由供应商、分销商、外包公司、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制造商、技术供应商和其他组织组成,这些组织影响并受公司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交付的影响。
参与商业生态系统的每个组织和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命运,因此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Iansti和Levien(2004)提出了一个评估公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框架,重点放在生产力、稳健性和生态位创造的维度上。作者进一步确定了企业层面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类型的公司:q keystone player、niche player、物理支配者和价值支配者。keystone参与者可能通过开发平台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创造和共享价值,但不会直接创造价值。利基参与者专注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充当主要价值创造者。物理支配者的目标是整合网络的很大一部分,这将导致商业生态系统的消失。价值支配者不会对商业生态系统做出贡献,而是尽可能地攫取价值,这最终会摧毁整个生态系统。Hartigh和Asseldonk(2004)将这四个角色整合为三类:塑造者、适应者和机会主义者。同样,Iyer等人(2006)和Rong(2011)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发展了三个角色:桥梁、枢纽和经纪人;分别是发起人、专家和采纳者。
商业生态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它与环境共同进化。Moore(1993)提出了每个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四个进化阶段:诞生、扩张、领导和自我更新/死亡。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具有自组织性、涌现性、连通性、相互依赖性、反馈性、远离均衡性、可能性空间、协同演化性、历史性和时间性、路径依赖性等十个特征。此外,Rong(2011)将商业生态系统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新兴、多样化、融合、整合和更新。MacCarthy等人(2016)将供应链生命周期定义为Moore(1993)之后的四个阶段,并确定了六个相互作用并可能影响供应链生命周期的因素。本研究采用四个阶段来描述宗腾商业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
7结论
本文试图回答SCI如何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了一家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公司不断变化的商业模式,该公司不断创新其供应链和相应的商业模式,并改进其商业生态系统。我们采用商业模式画布定义了公司五大核心业务(出口、进口、货运代理、海外仓储、,以及保税仓储)。本文提出了两组命题(共6个)。这项研究有几个贡献。一是对SCI文献的贡献。传统上,物流战略和创新被认为是价值链中的支持性活动,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内容方面,我们确定了几个有趣的主题。具体来说,B2C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的四个主要领域对环境有影响:运输规划与管理、仓储、包装和配送网络设计。我们发现,海外仓库、保税仓库和供应链金融作为跨境电子商务核心业务模式的一部分呈现出能力。供应链和物流为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沃土。其次,从商业生态系统生命周期和商业模式画布两个方面,丰富了跨境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商业生态系统文献,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变。第三,探讨了跨国电子商务公司SCI遵循信息物流-资金流模式的供应链管理中的三流管理。
本研究对跨国电子商务企业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基于商业模式画布的九个组成部分对演进阶段和商业模式进行的分析为管理者提供了定位自己公司的路线图。第二,这个框架有助于决策者了解跨境电子商务商业生态系统是如何演变的,以及在此过程中所需的资源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够相应地设计政策。第三,我们的案例公司也为其他跨境电子商务公司提供了最佳实践参考。它的SCI经验可能不仅与中国公司有关,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有关。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这是一个单一的案例研究,可能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检查多个案例,以产生更具指导意义。第二,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环境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商业模式或商业生态系统可能不会像其他公司和其他环境所预测的那样发展。
作者贡献:Y.W.和F.J.为框架的建立和应用做出了贡献。T.S.和Y.G.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建议,并修改了整个论文。Y.W.进行了数据收集。所有作者都参与了写作,并已阅读并批准了最后的手稿。
资助:本研究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资助号15CJY010。利益冲突:作者声明没有利益冲突。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and Cross-Border E-Commerce Trade: Who Matters Whom?
Ying Wang 1, Fu Jia 1,, Tobias Schoenherr 2 and Yu Gong 3
Abstract: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gained increasing popularity globally and thrives under the backdrop of the lsquo;One Belt One Roadrsquo; policy of China, which resonates with UNrsquo;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argeting countries in the South.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Zongteng, which is one of the first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mpanies in China, to assess how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activities can become core to a firmrsquo;s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Zongteng senior managers, internal company documents, and open online resources. We found that the firm needed changes in its business model, which brought new participants into the business ecosystem and changed their respective positions. We further identified three types of supply chain localizations 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for export markets (sales, warehousing, and Ramp;D localization), which the companyrsquo;s establishment of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6046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