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HP语言的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外文翻译资料

 2023-03-14 07:03

基于PHP语言的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本研究介绍了基于PHP语言的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采用系统角色管理用户模型的自动化设计模式,基于OFFICE软件的细分设计,有效地实现了教师管理试卷、设置输入、编辑打印的自动和手动设置等。实验证明,该系统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1. 引言

网络考试制度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新需求,考试管理可以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办学质量。通过网络考试系统测试有很多优点[1],例如:提高试卷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教学质量评价的规范化、公平化、以及实现教考分离。因此,题库的建设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考试科目种类繁多,试题形式多样,题库管理系统的通用性需求迫在眉睫。题库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试题安全等功能的灵活性和完善性,测试试卷以及试卷的问题输入和输出。为了题库系统的安全,有的系统通过简单设置用户账号和密码来限制非法用户使用系统,有的系统对用户进行分级管理[2]。在实践中,系统用户身份的使用是不同的,包括图书馆管理员、图书馆建设人员、教师等角色的职称。因此,单纯对教师进行年级管理实现了足够灵活的安全要求,除了实现多种用户角色的灵活划分外,还要限制其他用户或具有相同角色的试卷创建者的不同用户变更[3]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自动试卷的用户管理模型和分段策略的作用,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通用性和测试效率,并采用PHP语言实现了一种新的网络管理系统。

  1.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系统的设计考虑了普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需求,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生成和试卷管理,此外,系统还具有完善的帮助功能。在数据库管理模块中,用户通过新建数据库并设置数据库结构,可以建立包括所需的问题、知识点和难度等的数据库结构;还有可以用于解决编辑图书馆入口考试问题的入口功能。本文从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入手,阐述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系统安全性

为了实现灵活的安全性,根据不同用户的身份将其分为五种角色:系统管理员、题库管理员、图书馆建设人员、教师、试卷管理员。用户可能有多个身份,允许用户同时分配多个角色。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每个角色所拥有的权限。

  1. 系统管理员:拥有题库系统的最高权限,可以管理所有的题库、试卷和用户。只有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用户管理功能来修改和授予其他用户权限。
  2. 题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可以创建、修改、删除和导入导出试题,输入试题; 也可以自动生成操作上创建自己的试题,进行试题。
  3. 数据库管理员:这个角色是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目标是管理系统中的所有问题,可以进行数据库删除、导入、导出等功能,但不允许新建、修改试题,不允许编辑和录入测试。
  4. 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题库、试卷使用手动或自动试卷功能,并可保存和打印试卷; 同时,设置自己的试卷,保存试卷即可阅读。

图 1. 系统功能模型图

题库管理人员或教师角色的用户,如果未经系统管理员授权,可以访问和修改数据库或创建自己的论文,而不能访问其他用户创建的数据库或论文,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如果用户想要访问和修改其他用户创建的数据库或试卷的权限,可以由系统管理员通过用户管理中的设置对象权限功能进行授权,具有很好的灵活性。

2.2 考题设置

由于支持各类录入题,生成试卷再按要求进行编辑排版打印,这就需要通用的试题数据库系统,输入输出功能强大,因为系统是使用OFFICE软件来完成的。 打开WOED程序,根据下载安装软Office2010(微操作程序集)。并在PHP开发平台中添加对Office.dll和Word.dll的引用。 因此,在 PHP 中添加以下语句,您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用公开的 COM 对象Word2010

using System.Reflection;

using Microsoft.Office.Core ;

using Microsoft.Office.Interop.Word;

另外,在Word2010条目中通过问答题和答案,编辑框的内容和Word2010文档自动保持一致,所以当你打开Word2010编辑问答题时,可以自动对应编辑框的内容复制到Word2010文档;并且在关闭Word2010文档时,Word2010文档会自动复制到相应的编辑框[4]

Word2010中编辑试题或答案时,将内容复制到相应的编辑框中。由于Word2010文档使用的富文本框对象和编辑框与OLE技术没有相同的联系,希望在关闭Word2010文档的时候能够将文档内容复制到对应的编辑框。这里使用了Word2010 Document Before close to open事件,该事件

在Word2010文档关闭前被激活,通过捕获该事件,在文档关闭前将Word2010文档的内容复制到相应的编辑框中。要使用这个事件,在创建Word2010应用对象后,首先用如下代码创建事件的委托函数。

App .Document Before Close

new Micro soft .Office .Inter op .Word.ApplicationEvents4 Document Before Close Event Handler (doc Before Close);

Then in doc before Close the following code is written in the process:

private void doc before close(Micro soft .Office .Inter op .Word .Document doc , refbool Cancel)

{

doc .Content .Cut();//Copy the contents ofthe Word document to the clipboard and clear the contents ofthe document

rtxtst .Select All(); // Select edit boxr txtst The whole content

r tx tst .Paste(); // Paste the contents ofthe clipboard into the edit box RTX TST and replace the original content

Cancel =true ; // Prohibit document closing (to prevent re calling word recreation when editing)

app.Visible =false ; // Hide word application objects

使用同样的技术,可以将试卷的内容写入Word2010文档,从而可以使用强大的Word2010字处理软件重新排列和打印试卷。

2.3 试卷组合

为了提高试卷的成功率和质量,试卷策略阶段系统,将考试过程分为精确匹配、匹配和大致匹配三个阶段,当每一阶段都不能顺利考完后进入下一阶段的考试足够时,,如果第三阶段考试不成功,则试卷不及格[5]。 试卷生成过程描述如下:

第一阶段:精确匹配阶段,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满足所有条件的设置题:当该项目加入考试时,考试分数和当前分数的题目、知识点和难度不会超过要求设定值,并且将会从数据库被删除,并且直到考试成绩和当前规定的要求相同的分数或考试题目都被访问过才算是成功。但是如果试卷不成功,试题库中仍有可用题,则转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优先匹配阶段: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满足优先条件设置的优先级题型和知识优先级或难题优先级,即当项目加入考试时,分数要求超过设置的所有优先条件设置试卷总分和试卷中的当前分数都没有,并且从考试中将其删除,直到考试成功或试题中的试题全部访问过。如果试卷不成功且试题库中仍有可用题,则转入第三阶段[6]

第三阶段:粗略匹配阶段: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满足试卷成绩的条件:当项目加入试卷时,当前总分超过设定要求的不合格试卷,将其剔除,直到成功或测试题中的测试题全部访问过。如果试卷不成功,则试卷失败。

第一阶段的试卷保证满足所有条件;第二阶段在主题条件宽松的情况下第一阶段不成功,只考虑优先条件;第三阶段是在第二阶段试卷不能通过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条件,只考虑总量约束。生成试卷的过程不仅尽可能的考虑到命题的要求,还考虑到试卷生成的成功率,以及扫描次数最多的题库3次,试卷的效率更高。每份试卷完成后,实际系统会显示试卷每道题的实际分数,教师可以根据要求的分数决定是否进入下一步(调整部分)。如果与设定的要求有很大差异,您可以重新测试试卷。

可见,上述过程可以在试卷策略上尽可能满足命题要求,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有效保证试卷质量[7]

  1. 实验测试

为了分析试卷自动生成的效果,作者建立了一个包含500道试题、6类题型和10个知识点的试题库,并进行了大量试卷生成。对于题库的建立,如果试卷设置的分数要求为整数分,则试卷的成功率达到100%。因为命题涉及题目、知识点、难度和分数等,任何自动算法都不能保证生成的试卷满足所有要求,即使是人工生成试卷也存在偏差,偏差太大将不会被录用,所以我希望能涵盖论文的实际生成以及命题偏差分析和测试题的需求[8]

因此,引入知识点和相对偏差均值和覆盖率作为统计参数。对于任何成功生成的试卷,知识点的相对偏差就是知识点的实际数量。知识点平均相对偏差反映了试卷产生的知识点实际分数与要求分数的偏差程度;知识点覆盖率反映了知识点覆盖生成试卷所需知识点的程度。表1~3 显示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结果。本实验要求满100小时,连续测试15次;设置试卷时,参考试题分布数据库设置题目和难点,由于知识较多,知识分数要求设置为10;此外,考虑到考生通常希望生成的试卷布局合理,以题型的优先级为优先级。表1给出了偏差较大的知识点的实际得分数据(表头为知识点要求得分)。表 2 显示了小组实验中类型、知识和难度的相对偏差均值和覆盖率的统计结果[9]

从表2可以看出,试卷几乎没有偏差,知识点与难度的平均偏差在4%到34%之间。另外,只有第四和第六两张试卷的知识覆盖率没有达到100%,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组试卷是不能接受的。

表 3 是根据表 2 统计的结果,如果相对平均偏差范围允许问题、知识点和难度小于30%的情况(即如果要求10分,实际生成的分数为7分或13分),这通常是可以接受的),每次收到自动试卷的可能性达到80%。其实如果设置试卷计划,可以充分考虑到考试知识点的分布,效果会更好。

表1 .试卷知识点分布图

Experiment times

Knowledge point 1

lt;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原文共 7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596153],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