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13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附录A 译文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协同管理模式研究
张金凤、冯冬梅
文摘:论述了工程造价、协同管理模式与BIM技术的关系:工程造价管理需要通过协同管理模式来促进,协同管理需要以BIM技术为服务平台,而BIM技术已经在工程造价服务中,因此,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被重新视为互补关系。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分析,发现工程造价管理只实现工程造价的价值,不增加管理的价值。因此,本文提出在施工阶段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协同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定义了项目参与者的角色及其职能,要求项目经理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动员所有参与者实现增值管理。并分析了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四个目标
关键词:BIM技术bull;协同管理bull;施工阶段bull;工程造价bull;管理模式
1.介绍
知识经济时代最突出的主题是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以知识产业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企业已进入结构调整、配置优化、技术管理创新的新阶段[1]。多年来,工程造价的发展在计价模式上进行了调整,没有对管理模式提出创新,没有发生实质性的管理变化。而目前的管理模式还没有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存在着许多弊端:不能有效利用建模数据,阻碍了社会效率的提高;不能即时解决,阻碍了建筑工程动态成本管理的发展和研究;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存在着许多不足。有效地存储了工程造价数据,阻碍了工程造价等领域再利用思想的应用研究,在施工阶段,没有采取有效的工程造价增值管理手段。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对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进行深刻而根本的转变,在施工阶段完善管理理念。为此,本文提出了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改进方案如下。
2.探讨工程造价、BIM技术与协同管理模式的关系
2.1协同管理模式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单位建立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之前,已经出现了协同效应,产生了协同效应。具体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2.1.1机构合作绩效
在计价模式的发展下,实际实现了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的简单协同,大大提高了工程量的可控性和准确性[2]。但招标单位一般只向投标人提供工程量清单(简称工程量清单),不提供计算过程的文件或模型。因此,当前协同管理的程度不深,存在于形式的表层。但不可否认的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协同效应对工程造价领域的协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1.2社会合作绩效
在工程费用结算阶段或进度款支付阶段,会出现一个参与者建立金额计算模型,另一个参与者使用同一个模型的现象。有些现象是甲方(施工单位)提倡的,有些是甲方允许的,有些甚至是甲方不知道的。例如,第三方(咨询单位)可以将投标阶段等前期的金额计算模型交给其他参与者。其他参与者或第三方可将其用于下一阶段的审计。这种现象给接受者带来的实际好处是,他可以节省大量的建模时间,并且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检查和修改模型,以降低错误率;无形的好处是,如果上一阶段的建模者知道模型将被转移给其他人使用和检查,他必须更努力地工作。暴动,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这种私人或未经批准的行为使参与者能够竞争、合作和协调,并相互产生溢出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理解为项目参与者之间的协作[3]。
因此,协同的概念已经深入到工程造价的实际工作中,有利于协同管理模式的实施。
2.2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BIM是建筑信息建模的缩写。它基于三维数字技术,是集成工程数据和信息模型,是工程设施物理性能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何冠培的学者总结说,BIM作为模型的基础,信息是灵魂,管理是关键,前提是“当业主需要BIM时,它可以到处使用”。这意味着BIM技术必须支持互联网终端的共享技术[4]。
2.2.1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工程造价人员通过1:1的建模,用计算机计算工程量,这是一个按结构单元计算的三维施工模型。虽然该模型并非基于互联网,但它带来了数量的基本信息。它属于BIM技术定义的基础。鲁班软件和广联达等计算软件可以看作是一种BIM。因此,BIM技术已应用于工程造价[5]。
2.2.2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其他应用
目前,在施工阶段对BIM技术进行了升级,实现了2个WBS(简称工作分解结构)和5D BIM技术的应用。2 WBS是指计划WBS C实际WB,5D BIM技术是5个维度:3D建模C1D进度C1D成本。BIM技术可以控制进度、成本和材料采购计划,大大提高施工阶段的整体价值[6]。
因此,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项目管理中也得到了应用[7]。
2.3 BIM技术与协同管理模式的关系
协同管理是基于一个大型的协同管理平台。通过平台,重构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实现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合作-协调,产生溢出效应。因此,需要协同软件来实现协同管理[8]。
BIM技术可以作为工程造价的协同管理平台。首先,BIM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可以方便参与者在平台上操作;其次,BIM技术可以支持互联网终端的共享技术,可以不分时间和空间进行工作、共享和及时传输。解决了信息孤岛、应用孤岛和资源孤岛的问题,实现了信息、业务和资源的协同。
因此,BIM技术可以为协同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平台。同时,协同管理实现了BIM技术的价值[9]。
2.4工程造价、BIM技术与协同管理模式的关系
工程造价是管理的对象,BIM技术是管理的手段,协同管理是管理的概念。建立协同管理机制,使所有项目参与者在工程造价中使用BIM技术和协同,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3.基于BIM技术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协同管理模型的建立
3.1确定模式的应用阶段
管理的基本理念是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协调各项活动。对于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其目标可以划分为管理目标。考虑到设计方案的影响,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确保工程造价经济合理。虽然这种效果一般,但可以通过管理手段反映工程造价管理的增值过程[10]。
但在施工阶段,结算审计工作又称为工程造价管理。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误会。提高工程造价计算值的准确性只是一种有益的方法,而不是一种管理手段。这意味着人们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手段,也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虽然工程造价的80%左右已在设计阶段确定,但在施工阶段有较大的优化空间[11]。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的利润率较低。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应引起重视。
因此,本文提出的是狭义工程造价。并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研究。
3.2参与者角色及其功能分析
3.2.1决策者及其职能
决策者:建设单位,即第一方,是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制定管理目标的人。
决策者的最大贡献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使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进行协作。在保证工程造价价值的前提下,在合理的条件下,尽可能调动各参与方的积极性,使工程造价达到经济效益,实现管理价值。
3.2.2经理及其职能
经理: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由施工单位以合同形式聘用。其职责是建立工程造价模型,维护基于BIM技术的协同平台,提供工程造价数据,为施工阶段的参与者提供模型服务。
管理者利用招投标阶段建立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型和中标人的单价建立新的模型,为协同管理平台做出贡献。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帮助参与者修改数据和模型。并利用平台上的数据和模型,按月份和下月的工程计划生成即时的工程成本,为决策者(施工单位)提供参考,最终形成即时结算文件,实现当月实时结算。同时,可以帮助承包商单位和监理单位从协同平台上读取和记录数据,及时实现项目的解决方案。为施工单位准确把握工程解决方案提供了方便。经理还负责工程数据的整理和归档。
3.2.3参与者及其职能
参加方:在施工阶段,与决策者(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的所属第二方,包括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等。
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与其他第二方一样,也具有参与者的特点。在决策者制定的协同管理机制的作用下,全体参与者共同为工程造价管理做出协同贡献,并获得应有的奖励。各参建单位应及时将工作情况记录到协同管理平台上,以便其他参建单位能方便使用,施工单位能准确把握工程进度。
3.3建立协同管理机制
北方认为,这可能会提高经济效率(对本案中的某人和任何人都有利),或根据制度变迁的结果,重新分配收入(在本案中,一方或集团的收入始终是其他人的损失)。这是本文的第一个效果,即增加社会净收入[12]。
因此,建设单位在按照方案构建协同管理机制时,应考虑以下两个建议:
1.同一阶段参与者的目标应一致,并与前一阶段的目标“相反”。
2.对于合同的不完善,我们建议建立改进贡献和改进补偿的奖励制度。它不仅可以实现北方提出的惠及某人、不损害任何人的目标,而且可以鼓励所有参与合作发展的参与者。
例如,目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目标与施工阶段承包单位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实现协同。因此,我们将以这两个建议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个建议是制造协作条件,实现价值管理。建议采用基于BIM的社会协作绩效进行解决,使承包商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造价模型和造价数据进行监督检查。它不仅可以节省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提供的模型建立和检验的重复时间,而且可以鼓励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建立模型并认真计算,最终实现协同工作。因此,要求建设单位在同一阶段为所有参建单位设定一个相同的目标,在复杂的大系统内创造一个协作条件。
第二个建议是实现协同管理的增值。针对上一阶段的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活动。通过优化施工工艺、设计方案和选材等手段,使工程造价更为有效。合理的奖励机制可以鼓励所有参与者优化工程项目。它主张建立改进贡献和改进补偿的奖励制度,以期在同一阶段目标一致的所有参与者,并避免任何参与者遭受损失。
承包单位与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协同管理机制如下:
1.保留承包单位的合同。
2.变更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合同收入构成。通过审计去除额外费用,只保留工程造价基础费,提高费率基数,保证利润不低于原模式的1.2倍。
3.建设单位应与承包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监理单位等所有参建单位建立协同管理协议,其一是指定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与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共享建筑模型和造价档案。实施实时结算,使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知道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将采取建筑模型和造价档案进行二审或三审,工程造价出现问题,施工单位将对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处罚5%审计变更的金额。二是施工阶段有价值提升时,可采取以下奖励机制:
(a)作为能够提出改进建议的参加者,奖励建设单位全部成本折减额的10%作为改进贡献奖励;
(b)因改进而导致合同利润减少的其他参与者,将根据合同获得1.5倍的利润率作为改进补偿。鼓励项目参与者积极优化工程成本,实现协同管理。
4.分析模式能够实现的四个目标
4.1对工程造价本身的贡献
避免工程造价人员确定工程造价。有时施工单位或承包单位聘用的工程造价人员不负责任,技术水平不高。他们对账目的审计很粗心。最后由工程造价人员心情形成结算[13]。然而,BIM技术保存的成本信息将被设置为有限的使用权限,并作为可随时重复使用的历史记录存档。也就是说,在现在和将来都会有同样的时间被检查。因此,成本人员的责任心和严肃态度自然会得到提高。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由于成本信息的开放程度,他们的专业技能都会提高。上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本人员的素质。这样可以达到工程造价在施工阶段的目标。这样,施工单位就可以清楚地花钱,而承包单位就可以合理地赚钱了[14]。
4.2对科学研究发展的贡献
实时结算、BIM技术和协同管理对成本动态管理、数据复用和提高社会效率等领域做出了贡献
1.此模式可以设置使用建筑模型和数据的有限权限。造价咨询单位对月度报价进行实时结算,以减少审计过程中承包单位给造价咨询单位带来额外效益的现象。同时,更重要的是促进各参加者实现本单位工程造价的成本动态管理;
2.利用BIM建立了建筑信息模型,增加了一种有效的成本数据存储方法。利用它可以避免因工程造价人员的离职而在各施工单位获得工程资源,也可以避免以前的数据找不到[15]。首先,造价咨询单位采用BIM技术,通过向施工单位提供服务获取日期,从单个单位采集数据集中,便于管理。同时,咨询单位和建设单位通过模型采用有限权限的开放数据进行投资估算。其次,BIM技术可以实现网络共享。这些数据将由成本人员上传到互联网终端服务器。任何拥有相关搜索权限的人都可以找到它。这样可以避免工程造价人员变动造成的数据丢失,实现施工模型和施工造价数据的有效重用[16]。
3.建立协同管理机制,使所有项目参与者相互帮助,在一个项目中只建立一个模型。未来对模型的修改是基于今天所建立的模型。认识到一个人做事情的情况,很多人可以使用。共享协同管理的结果可以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社会效率等。
4.3对所有项目参与者的贡献
在每个参与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所有参与者都可以相互协作,实现各自成本的降低。在某种程度上,这与增加所有参与者的收入是一样的。这使得所有的项目参与者都倾向于促进协作操作。结果表明,协同作业不仅可以在工程造价中广泛应用,而且可以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优势[17]。
4.4对建设单位的贡献
大型房地产公司可以方便地同时控制多个项目。管理者和所有参与者都可以使用BIM的互联网终端共享技术在协同管理平台(CMP)上记录物理事实。施工单位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工程的工程资料,准确掌握工程进度和实物情况,对工程结算、成本控制和资金运行有很好的了解。因此,便于大型房地产公司实施实时管控[18]。
5.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60940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