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试题框架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2022-12-31 01:12

从IEA官网

2001 年, PIRLS 对全球35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第一轮的阅读素养测评, PIRLS 第二轮的测评工作于2006 年进行, 共有47 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中国也首次参与了该项目。PIRLS 将9 岁左右的学生确定为测试对象, 这相当于大部分参加国的四年级,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群体, 是因为9- 10 岁是儿童作为阅读者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 大多数国家都要求四年级末的学生能够知道如何阅读, 并且可以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基于此项研究的目的和评价对象的特点, PIRLS对“阅读素养”进行了界定, 并构建了相应的阅读评价体系, 其中包括阅读测试和调查问卷两部分。

二、“阅读素养”的界定

PIRLS 评价框架的核心是对于“阅读素养”的界定。PIRLS2001, 将“阅读素养”( reading literacy) 定义为: 理解和运用社会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形式的能力, 儿童阅读者能够从各种文章中建构意义, 他们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参与阅读者群体并进行娱乐。PIRLS2006 对“阅读素养” 又做了进一步的描述, 定义如下: 理解和运用社会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形式的能力, 年轻的阅读者能够从各种文章中建构意义, 他们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参与学校中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者群体、并进行娱乐。这一界定对2001 年定义的末句进行了改动,突出了学生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进行阅读的广泛重要性, 强调了阅读活动发生的不同情境。由以上定义, 我们可以看到, PIRLS非常关注阅读的目的与情境, 这体现在它强调阅读者通过阅读要做什么, 即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参与( 学校中和日常生活中的) 阅读者群体并进行娱乐。阅读活动的发生有其特定的目的, 如为了消遣娱而进行阅读、为了文学体验而进行阅读、为了获得信息而进行阅读、为了学习知识而进行阅读、为了完成某件事情而进行阅读⋯⋯ 不同的阅读目的在阅读活动的具体实践中便体现为不同的阅读情境。PIRLS 关注儿童阅读发生的具体情境, 以此将评价中的儿童阅读活动还原到真实的生活中, 关注他们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活动。在PIRLS 的阅读素养评价中, 阅读能力已经不再被局限于学科范围内, 单纯地作为一种特定的学科能力, 而是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 将阅读融入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 娱乐、学习、工作等等。这一精神具体体现为将阅读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与阅读活动的特定目的相联系。

三、阅读素养的基本测评框架

PIRLS 评价框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阅读测试和调查问卷。基于对“阅读素养”的定义, PIRLS 确定了“阅

读素养”需要进行测评的三个方面: 理解过程、阅读目的、阅读行为和态度。理解过程和阅读目的是阅读测试的评价内容, 阅行为和态度则通过调查卷中的学生问卷进行评价。

阅读能力中的理解过程和阅读目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阅读测试进行考查的。PIRLS 评价框架确定了与参加测试的年龄组学生相关的两个主要的阅读目的: 为文学体验而阅读; 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另外, 框架还确定了读者在两种阅读目的中同样要使用的四个理解过程: 关注并提取明确陈述的信息; 进行直接推论; 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 检视并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成分。以上的每一个理解过程在上述两种不同的阅读目的中都受到评价, 但是, 不同阅读目的及理解过程在评价中所占的百分比存在着一定差异。阅读能力的另一组成部分———阅读行为和度是通过学生问卷来评价的。阅读能力不仅包括从各种文本中建构意义的能力, 还包括支持终身阅读的行为和态度, 阅读的行为和态度对个体在阅读社会中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潜力有着巨大的作用。阅读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对学生的阅读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 PIRLS 专门设计了学生问卷来对其阅读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对理解过程、阅读目的、阅读行为和态度的评价, 构成了对学生“阅读能力”实际情况的评价, 此外, PIRLS 还对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进行了调查, 以综合这两方面的研究结果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进展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下面分别对阅读测试和调查问卷进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

四、阅读测试

( 一) 阅读素养的核心———“理解过程”PIRLS 认为, 阅读者在进行阅读时, 超越文本类型和阅读目的, 参与到各种理解的过程及相应策略中, 以获得和建构文本的意义。阅读者以不同的方式建构意义, 他们关注并提取具体的观点, 进行直接推论, 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 检视并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成分, 在这些理解过程背后, 元认知过程和策略在监控并调整着整个理解过程。另外, 读者带到阅读中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中的对语言、文本和世界的理解也影响着他们对材料的理解。因此,PIRLS 评价框架描述了四种具体的理解过程, 这四种理解过程在所需推论或解释的程度上以及在对文本内容和文章结构特征的关注上有所不同。PIRLS 利用这四个理解过程来为测试文段编制理解题, 在整个测试中, 每个题目指向一个理解过程, 众多题目结合在一起, 可以显示出学生从文本中建构意义的一系列技能和能力。可以说, PIRLS 所确定的“理解过程”构成了阅读测试编制过程中的核心指向。下面将对每个理解过程及相应策略进行简要的描述。

( 1) 关注并提取出明确陈述的信息。

在这个理解过程中, 阅读者从文章中找到与理解文章意思相关的具体信息或观点, 几乎或根本不用进行推论便可理解这些信息的意思———它们是很明确的, 在文中直接陈述的, 没有空白点需要填充, 并且就存在于文章的表面层次。很多情况下, 提取的信息就在文本中, 信息一般是包含在一个句子或词语中的, 阅读者大多只须关注句子和词语层面。有能力的阅读者能够自动、迅速地理解所提取的信息。

( 2) 进行直接推论

阅读者从文本中建构意义, 要对没有明确陈述的信息或观点进行推论。进行推论使读者超越文章表面, 并且填补文中经常出现的意思的空白点, 一般这些推论是直接的, 因为它们主要是基于文中包含的信息, 读者仅仅需要联系两个或更多的观点或信息片段。虽然观点可能是明确陈述的, 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明确陈述, 因此必须要进行推论。直接推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文本的, 尽管没有在文中明确陈述出来, 但基本上是相对明确的。所以, 虽然所推论出的内容在文中没有明确陈述, 但是所进行的推论受到文本的严格限制。在这一过程中, 阅读者不仅是关注句子或词语层面的意思, 可能是关注处于文中某一局部的意思, 或者是关注整个章中呈现出的更完整的意思, 另外, 这种推论还可以使读者将局部和整体的意思联系起来。

( 3) 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

为了构建对文本更完全和更充分的理解, 阅读者必须能够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在这一过程中, 读者要超越句子和词语层面来加工文本, 在文本的观点间建立联系、综合信息, 或是思考文本意义更丰富的内涵。在读者解释和整合文中的观点及信息时, 往往需要利用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他们要建立那些隐含的并且还要基于个人观点进行解释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整合和解释观点时, 他们要比进行直接的推论更多地利用自身的背景知识和经验。正因为此, 通过解释和整合观点所建构的意义在不同读者之间可能是不同的, 这依赖于他们带到阅读任务中的经验和知识。

( 4) 检视并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成分。

当读者检视并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成分时,他们就从建构意义转换到对文本本身的批判性思

考。读者认识到, 写作文章是要传达观点、情感和信息的。对文本内容的评价可从整体价值、可信性或其与读者的相关性几个角度来进行。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征可从有效性、完整性或使用效果上得到判断。在这一过程中, 读者是站在文章之外来对文章进行审视和鉴赏的。读者可能从非常个人的角度出发, 也可能从批判的、客观的角度出发, 来对文本的内容、含义进行检视评价。读者要利用他们关于语法、一般文本特征或具体类别文本特点的知识, 发现文本写作中的缺点, 或者发现作者成功的技巧对这一过程来说, 过去的阅读广度和对语言的精通程度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 这依赖于读者对世界的认识和过去的阅读经验。从PIRLS2001 对“理解过程” 的描述来看,PIRLS2006 虽然对这四个理解过程的陈述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但在由“理解过程”来指导命题上发生了一些变化。2006 年框架将四个理解过程归并为两个来进行考虑: 提取信息并进行直接推论; 解释、整合与评价。即, “提取信息和进行直接推论”包含“关注并提取明确陈述的信息”和“进行直接推论”两个理解过程所涉及的题目;“解释、整合与评价”包含“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及“检视和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成分”所涉及的题目。

( 二) 阅读目的的体现———文段类型

阅读文段构成阅读能力测试的基础。为了使将来的测评能够监控儿童阅读表现随时间的发展趋向, 从开始设计框架时, PIRLS2001 便运用了需要学生投入到阅读过程中的真实的阅读材料来测量其阅读能力成就, PIRLS 所用的文段是从学生的故事

书和其他信息来源中抽取出来的。读者以不同的方式和文本互动来构建意义, 他们构建意义的方法因阅读的目的和文本类型而变化, 某种阅读目的对应某类型文本。因而, PIRLS 从阅读目的出发, 来考虑阅读测试中所使用的阅读材料的类型。PIRLS 预期9 岁左右的学生应该已经形成了为各种目的而进行阅读的能力, 所以, PIRLS认为通过阅读目的来描述测试文本的类型保证了测试的广泛覆盖性。对9- 10 岁的学生来说, 两个最普遍的阅读目的是为娱乐而阅读和为学习而阅读,在这个年龄阶段这两种阅读类型都是十分重要的。相对应的, PIRLS 评价框架中包含以下这两个主要类型的文章: 为文学体验或娱乐而阅读的文学型文本, 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的信息型文本。在为PIRLS 评价选择文本时, 目标是在每一种阅读目的中都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文本类型。下面具体介绍两种不同的阅读目的及其所对应的文本类型:

( 1) 为文学体验而进行的阅读( 文学型文本)

在文学性阅读中, 读者参与到文本中, 专心于文中想象的事件、环境、行为、因果关系、人物、氛围、情感和观点, 并且享受语言本身。要理解和欣赏文学性作品, 读者必须将他个人的经验、情感以及语言鉴赏力和关于文学文本的知识带入到阅读中。对儿童读者来说, 文学类文本为他们提供了探索从未经历过的情景和情感的机会, 以及经历一种从未得到过的在想象中自在体验的机会。在PIRLS 评价中使用的主要的文学文本的类型是叙述性小说。

( 2) 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 信息型文本)

在为信息而进行的阅读中, 读者不是参与到想象的世界中, 而是关注真实世界的某些方面。通过信息类文本, 读者能够知道世事为什么是过去和现在的样子、为什么事物是那样形成的等等。读者能够超越对信息的获取并将其运用于推理或行动之中。信息类文本不必从头到尾的来进行阅读, 读者可以从中选择他们需要的部分。这类文本有很多种形式, 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按时间顺序进行组织。尽管两种方式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在一篇文章中可能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 但是这两种组织方式对读者的要求却是不同的。信息类文本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标题或其他类型文本的组织结构成分。① 按时间排序的文本: 这类文本需要按时间顺序呈现观点, 此类文本会叙述事件, 例如历史事件、日记、人名单或信件等。详细描述真实生活中事件的传记和自传是这类文章的主要形式。其他按年代顺序组织的文本是程序化的, 如处方和说明书。② 非时间排序的文本: 在这种文本中, 信息和观点更多是按逻辑而非按时间顺序进行组织的。例如, 研究报告可以描述因果, 介绍文章可以比较、对比社会或天气, 社论会呈现观点、进行辩驳或是出证据, 许多观点或主题可能会边解释边描述, 论点或者一个观点的提出都可能会和论据在一起出现。说服性文本的目的就是要影响读者的观点。在争论和说服中, 读者必须跟随着观点的逐步展开,将批判的思想带到文本中, 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有些信息类文本是说明性的, 解释或描述人、事、物。在按主题组织的文本中, 主题的各方面在文中一起呈现和描述。最后要注意, 对信息的呈现不是必须要用连续文本的形式, 这些形式包括小册子、列表、图表、表格、曲线图, 以及那些需要某些阅读者执行的文档, 如广告和通告。在划定选文类型的基础之上, PIRLS 还确定了文段选择的一些标准。PIRLS 认为阅读材料必须是学生感兴趣并可接受的。具体的标准有: 内容和阅读水平必须适合于9- 10 岁的学生; 应该有较好的写作水平, 以便使读者能够真实地参与到文章中来, 并且便于对PIRLS 的理解过程和策略进行问题的设计; 是文学型或是信息型的文章, 并且应该尽可能包括这两大类文章中的各种类型; 长度不能超过1200 字; 材料内容应该避免和特定文化或宗教相冲突。

( 三) 阅读测试的关键———试题与评分

( 1) 试题设计

PIRLS 主要采用选择题和建构反应题两种题型来评价儿童的阅读能力。选择题为学生提供四个可能的答案, 其中一个是正确的或最恰当的, 每个选择题1 分。建构反应题要求学生建构自己的答案而不是仅从可能的答案中进行选择, 建构反应题用来让学生阐示他们对文本的解释和评价、展现他们的论证水平, 以及让他们自己在文中寻找支持他们个人观点和推论的证据。这种题型根据理解的深度或使用题目所需文本支持的程度来赋予1 分、2 分或3 分。每个文段包含11 到14 个题目, 总分至少要达到15 分。在一个典型的文段中, 一般包括7 道选择题、2- 3 道1- 2 分的简答题, 以及1 道3 分的扩展反应题。选择题能够评价四个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任何一个, 但由于选择题不能让学生解释或支持他们的观点, 所以选择题不太适合用来评价学生进行复杂解释和评价的能力。建构反应题反映了关于阅读的互动和建构的观点———通过与阅读文本、作者和任务完成情境的互动而获得义。建构反应题可以用来评价四个理解过程的任何一个, 然而, 它最适宜用来评价需要学生提供支持的理解过程或需要学生联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原文共 200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7205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