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劳动教育的更新:劳动教育的政策回顾外文翻译资料

 2023-01-08 04:01

新时期中国劳动教育的更新:劳动教育的政策回顾

摘要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体系特别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发展,同时促进生产劳动和社会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教育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内涵。

在建国初期,教育的目的是为工人和农民服务,为生产和建设服务。1966年至1976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20世纪90年代,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6年)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和人民的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2018年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宣布,要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放在同等位置,这是劳动教育正式被如此重视,被正式纳入“五育”的教育体系中。习近平强调需要加强劳动教育,加快努力构建新时代教育体系,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为培养公民的能力提高和发展社会主义中国(新华社,2018),颁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导劳动教育开展。201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动以教育政策改革为中心的方法进行一般的高中教育改革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19;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9年;新华社,2019)这些方向为解读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我国劳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部署。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新颖性充分体现在劳动教育的目标、方法和内容上。

关键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一、目标:培养“劳动者”的教育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教育目标方面,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劳动者。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能力。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人的本质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社会关系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生产建设人才有巨大的需求。毛泽东认为,我们的教育政策应该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得到发展,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意识的文化工作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思想被提升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5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要实现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劳动者核心价值观和劳动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教育意义。马克思认为,未来的教育应该把生产劳动与指导和体操结合起来,认为这不仅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之一,而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劳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能、职业经验等方面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9年)。根据这份政策文件,劳动教育被认为可以改善社会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它还可以培养年轻人对劳动和生产的热情,锻炼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追求真理和创造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智力。鼓励学生创作和塑造美丽的作品,以磨练自己的审美能力,让他们透过美学体验人生的价值和力量。新时期劳动教育必须增强劳动精神,加强实践性、实践性、协作性、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新华社,2019)。劳动是个体发展道德,增长智慧,强健体魄,培养美感,增强创新能力的手段(教育部,2015)。劳动教育在提供必要技能的同时,灌输劳动习惯和劳动热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因此,劳动教育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保障。

  1. 内容:有关“劳动”的教育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手段,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当代社会,对生产劳动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了提高工人素质的需要。这导致了教育和劳动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劳动教育的内涵随着生产劳动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1.劳动知识与劳动技术的教育

马克思认为劳动片面分工会阻碍手艺人对其职业的充分了解,主张实施技术培训(德语文本将其称为多技术培训)。根据马克思,这样的训练传授了所有生产过程的一般原则,同时让年轻人实际使用所有行业的基本工具。随着社会生产对技术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探索方向包括:注重技术、注重实践、追求创新。劳动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与生产劳动相联系。但它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提供的教育,后者是技术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的单一形式。相反,劳动教育包括允许并帮助学生理解现代生产背后的一般科学原理的技术教育;取得有关工序、生产组织和管理的现代技能和知识;以及掌握使用工作工具和设备所需的技能和技术。有了这样广泛的技术培训基础,学生才能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2.发展创造性劳动思维与能力

劳动是人类进行实践活动和创造性活动的容器。因此,劳动教育本质上是创新教育。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确,正如工业革命中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一样,生产过程中的程序性劳动也越来越多地被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所代替。这导致对技术和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很大程度上,STEAM和创客教育在青少年和学生中非常受欢迎,这反映了新时代劳动的必备创新特征。STEAM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现已发展成为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国家科学委员会,1986)。STEAM强调知识与创新实践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创客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年轻人的创造力、设计和制造能力。这种方法通过创造性的行动和实践发现问题和需求,并努力为实际活动找到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在创造力方面脱颖而出,成为创造者、发明家和设计师。

3.劳动意识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和培养人的能力,从而提高人的能力。劳动教育引导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帮助他们培养对劳动现实的积极态度。因此,新时期的劳动教育以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为中心,强调其内在的教育价值。劳动教育促进了劳动精神和劳动道德,从而为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劳动教育促进了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形成了以劳动为荣、以劳动为尊、以劳动为伟、以劳动为强、以劳动为美的劳动意识。学生还培养了对劳动质量的欣赏,即努力、诚实和创造性工作的美德。劳动教育还可以磨练和锻炼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克服困难、敢于奋斗的愿望和意志,从而帮助他们发展健全的人格。此外,劳动本身具有审美价值。劳动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与劳动的情感联系,引导学生享受劳动的果实和乐趣。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劳动之美。

  1. 方法:通过“劳动”来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活动。人的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实践所产生的需要,并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教育自产生以来,其功能就是传递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生活经验。杜威用经验来说明教育与劳动的关系,他把教育定义为经验的不断重组、重建和转换。为此,他提倡边做边学,在做中学,并在芝加哥大学创办了实验学校。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更加丰富,劳动教育的手段和形式更加多样化。这包括以生产、服务和创造为基础的各种类型的劳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

1.正规劳动教育课程与教学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应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手段。因此,有必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劳动技能和读写能力培养所需的相关学科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应当按照其年级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开发和引进与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制度化,可以增强劳动教育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应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此外,必须确保课程与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之间的有效联系,以便根据学生个人与工业、农业或商业部门的兼容性,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范围。

2.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

劳动是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统筹兼顾校内外活动,兼顾劳动教育在生活、服务、生产等方面的多样化形式。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学校必须为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家庭劳动教育的建议,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能力安排他们参与家务劳动。学校必须坚持学生的日班制度,让学生在校内执行各项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9年)。例如,中小学生可以打扫教室,执行日常工作,帮助老师准备实验室,参加公益活动。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劳动机会,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这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完成自己的基本任务,比如打扫房间,打扫教室和校园环境。因此,劳动教育必须建立在学校环境、家庭生活和正常的社会活动的日常生活中。在这方面,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家务劳动、校内外劳动任务、志愿服务等。

3.校外的劳动实践活动

普通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必然面临技术、设备、环境、专业教师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为了保证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学校需要依靠外部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在美国STEM教育已经发展了几种这样的实施方法,包括与实践社区、活动设计、教育经验、学习空间和测量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相关的方法。这些空间确保所有年龄和类型的学习者都能够享受高质量的STEM学习体验(美国教育部等,2016年)。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要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不占总课程的一半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9年)。

一般中小学可与各类外部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形成劳动教育资源共享的综合机制。例如,学校可以与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将通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与不同行业的相关组织如研究机构、学院、商业组织、制造企业、农场、创意空间和社会机构合作也将是有益的。除了打破组织和制度上的障碍外,这种合作企业还可以帮助建立校外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

此外,通过为学生提供各种职业的劳动教育资源,可以促进劳动教育与社区建设之间的积极互动。各种组织的专业资源和技术力量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让他们参与探索性的、综合性的、基于项目的劳动。同样,可以把农村的牧场、田地、森林、山岭作为学习农业的实践基地。城镇学校要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农业生产,积累工业、商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9年)。

四、中国未来的劳动教育

2019年11月,11号会议中共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批准意见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中等和高等教育,它规定了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关键,而且它应该融入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跨越不同教育水平,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新华通讯社,2019b)。在构建新时期全面劳动教育体系中,必须密切关注智能技术对生产劳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在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力的同时,为预备劳动力提供相关领域的教育机会,从而发展其对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劳动的适应能力。这将使所有工人在人工智能时代迅速转换角色(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与发展小组委员会,2016年)。

同时,需要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国的教育政策,加强劳动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为了适应智能时代的经济和社会需求,必须建立一个系统来培养工人的知识、能力和文化素养。除建立相应的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体系外,还应制定《劳动教育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19;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9年)。劳动教育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相应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文件,将形成实施劳动教育的综合政策体系。

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应该是科学、数学、工程、艺术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体系。这需要劳动教育资源体系的支持。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应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并作为其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此外,劳动教育中教师的教育和培训还有待完善。这包括修改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以提高他们的教育和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劳动教育的需要。最后,应该促进校内外教育的一体化发展。要动员全社会的教育力量,建立学校与社会相互支持的劳动教育开放体系。

外文文献出处:Guorui Fan,Jiaxin Zou. Refreshing Chinarsquo;s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Policy Review on Education Through Physical Labor[J]. SAGE Publications,2020,3(1).

附外文文献原文

Refreshing Chinarsquo;s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Policy Review on Education Through Physical Labor

Guorui Fan1 and Jiaxin ZouRefreshing Chinarsquo;s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Policy Review on Education Through Physical Labor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lt;a data-cke-saved-href='https://journals.sagepub.com/reader/content/10.1177/2096531120903878/format/epub/EPUB/xhtml/ind

资料编号:[27197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