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争议的存在:中国田园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2023-01-01 08:01

一个有争议的存在:中国田园女性主义

摘要:经过一个世纪深刻的历史变迁,中国女性主义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的流派和分支,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不同的理论方法和策略。 “中国田园女性主义”是一种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女性主义形式,但其存在却饱受争议和批评。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田园女性主义”这一术语已经成为一种几乎不加掩饰的侮辱,经常被讽刺地用来攻击某些女权主义行为或话语。中国田园女性主义引发的论战经常出现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学术界尚未对这一颇具争议和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现象进行研究,本文将是对中国田园女性主义现象的首次微观研究。它考虑了其产生的基本因素,以及它对中国女权主义发展的广泛影响。

关键词:中国田园女性主义,中国女性主义,社交媒体

1. 介绍

中国女性主义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复杂的。一些中国学者认为,中国缺乏系统和纯粹的女性主义[3][4],一些中国女权主义学者对一些女性主义理论[5]持怀疑甚至敌视态度。中国女权主义的哲学和理论框架来来自于西方[6][7][8],但受政府控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 [2][9], 西方女性主义原始政治产生了部分扭曲[8],也造成了中国女权主义面对的压力异常地发展。 本文将研究一种新出现的女性主义——中国田园女性主义,以反映整个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的状况。

中国田园女性主义并不是指中国农民妇女的女权主义。事实上,它是一个网络术语,表示对一些中国女权主义者,以及那些没有真正女权主义思想、误解西方女权主义的人的讽刺批评。有趣的是,中国田园女性主义是对“中国田园狗”一词的恶搞。中华田园犬是中国独有的品种,经常发现在农村,所以利用“中国田园”来描述粗俗的某事或某人,在这里,它是用来讽刺那些不理解“真实”的女权主义,但打着自己所谓的西方女权主义的旗帜在线攻击人,声称男人应该倾尽一切来表明对性别平等意识的尊重。

学者将中国女性主义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1919年前后的运动(五四或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时期和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本文将围绕这三个关键的历史事件来寻找中国田园女性主义产生的原因。最后,本文将比较中国女性主义和中国田园女性主义的历史轨迹,反思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

2. 中国现代女性主义的历史

2.1追溯中国现代女性主义的轨迹

纵观中国近代史,由于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妇女运动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10]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女权主义不强调女性自身的个体解放,也不直接挑战国家、社会和男性的利益,但它却可以与男性结成联盟,将个人的权益奉献给民族革命的救亡。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是与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并行发展的,与西方的女权运动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女权运动很少,这一点不像西方[11]。在中国,性别平等是国家的官方政策,妇女解放运动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女性主义的进步是通过政治实施社会改革[12]实现的。换句话说,妇女解放是由中国社会革命和政府进行的,而不是由妇女自己进行的。

2.1.1近代中国女性主义与五四运动

中国女性主义的兴起离不开男性的倡导和宣传。在近代(1840-1919),一群男性改革家和革命家成为中国女权主义兴起和早期妇女运动[11]的推动者。早期的男性革命家、学者等“资产阶级改革家”,为了应对民族危机,提出了“唤醒女性”的教育思想,自此,女性的生活及其教育问题引起了知识分子[4]的关注。与此同时,随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学说的传播,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开始进入中国,如赫伯特和穆勒关于女性主义的著作。

五四文化复兴和社会改革的新思想激发了中国妇女的意识。五四时期,男性知识分子发表文章,提出妇女解放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广泛报道可以追溯到《新青年杂志》(1917年)的“妇女问题”专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上述的女权主义并没有真正涉及到女性的意识。首先,问题由男性提出,然后由男性解决,因此,他们的方法和策略是男性中心主义的产物;此外,妇女问题是与民族运动联系在一起的,这只构成了社会革命的一部分,而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运动本身[15]。

2.1.2毛泽东时代和全国妇女联合会

1949年,随着毛泽东时代的开启,新中国成立了。从1949年到1978年,尽管女性在社会的地位和权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中得到增强,但是在现实中,由于极端政治化、私人空间政治化、公民权利的普遍剥夺[13],妇女的权利和性别问题都不在议程内。在这一时期,中国女权主义及其运动只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一部分。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不能真正解放中国妇女。

虽然当时中国经济已经逐渐复苏,但随着农业等行业的改革,女性教育的缺乏,使得中国共产党意识到经济的不平衡和潜在的危险。因此,中国政府呼吁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不再容忍传统家庭价值观的束缚。可以看出,中国的女权主义和妇女解放在毛泽东时代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因为这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的运动,而不是妇女自己的运动。此外,解放妇女的核心目的忽视了性别差异问题;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希望女性像男性一样工作。

1949年3月24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成立。学术作家将妇女联合会定义为“国家女权主义”。在中国政府的指导和建议下,全国妇联在中国女权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2.1.3经济改革和第四次妇女问题世界会议(1995年)

后毛泽东时代始于毛泽东去世。不可否认,毛泽东似乎对女权主义问题表示同情[19],但这个时代仍然存在问题[20]。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后毛泽东时代。自1978年以来,中国已经开放并转向市场经济;在新经济和货币压力的影响下,社会主义男女平等的承诺没有继续下去。没有人愿意保护妇女的工资和工作机会;没有人作出任何努力来帮助妇女的声音,使她们的声音被听到。父权制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男性利用这次经济改革恢复了他们在毛泽东时代赋予女性的“父权制特权”。以下事实加剧了这种复杂和消极的情况:中国男性没有大声帮助女性;分配给妇女的社会资源也较少。

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致力于市场复苏的进程,但也影响到了妇女的处境。从计划经济向开放市场的过渡导致了男女之间更大的不平等。例如,在经济改革[21]期间,哈尔滨市出现了高级职位女性逐渐减少、工作时间不平等、工资分配不均等等现象。在工作的压力下,女性有可能被说服回到家庭,再次承担起“厨师”、“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女权主义的目标已经从“工人的偶像”变成了“优秀的社会主义家庭主妇”[17]。

然而,尽管就业机会的不平等限制了女性在独立问题上的进步,但很多女性认为市场经济促进了个人主义,这可以为她们发展“女性主义主体性”[23]提供一个更加自由的环境。毛泽东集体主义时代以后,女性主义意识开始出现;女性开始注重女性气质(如个人外表)[24]。虽然有些女性回归到了家庭,但她们挑战了一些传统观念,试图建立新的家庭结构[22]。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妇女无法平衡家庭和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在有希望的中国,中国女性往往对“独立的单身女性”和“受人尊敬的妻子”持两种矛盾的态度。这意味着,在经济改革之后,人们对“独立女性”和“依赖丈夫”的态度有所不同。中国女性主义意识的奇特之处在于这些复杂的社会变化。

从全球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可以说是中国女性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事件。但一些批评人士认为,世界会议本质上是中国的政治舞台,其目的是在天安门事件后修复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这对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将产生不必要的后果。这一观点可以从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例子中得到支持:在会议上,面对西方世界对独生子女政策的质疑,致力于解放妇女的中国政府拒绝停止该法的实施。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政府允许中国女权主义发展非政府组织;同时,政府放松了对中国女权主义[25]的控制。因此,这次全球妇女大会标志着二十一世纪中国女权主义的新特征。

2.2中国女性主义在社交媒体中的新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互联网在塑造女性身份和女性主义活动[26]方面为女性发展提供了空间。网络女权主义者也利用互联网来传播她们的知识,她们鼓励全世界的女性使用这个奇妙的交流工具来追求女性的解放。然而,一些学者们担心,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复杂存在给女权主义的发展和女性[28]带来了潜在的危险。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充斥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个人的生活。在广泛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大量的个人、女权主义非政府组织和团体致力于为中国女性发声。然而,在这些女性主义现象中,中国田园女性主义显得十分怪异,在网上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

3.连接中国女权主义和田园女权主义的历史

3.1中国田园女性主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追溯了中国田园女性主义的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中国历史和政治的产物。事实上,中国女性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并不是由中国女性主导的。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女性主义的根源和发展是由中国男性知识分子倡导和领导的,而这一时期的女性运动则被用来拯救中国。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女性主义并没有真正的旨在为女性发声,中国女性缺乏独立意识。在邓小平时期,情况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中,妇女被认为是“麻烦的”,妇女被期望回家。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女性开始获得了自己的女权主义意识,以及更强烈的个人欲望。

综上所述,中国田园女性主义压迫男性的思想的出现或许不无道理。首先,中国的女权主义并不是独立的。在中国女性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女性运动实际上并不是由女性自己主导的,更多的是为国家利益服务,导致了中国女性主义理论的畸形发展。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田园女性主义误解了真正的女性主义,有着极端的思想。第二,中国女性在经济改革时期开始有了女性意识。在中国女性主义发展的前一阶段,女性与男性实际上是一种合作关系,并没有真正解决女性与男性之间的不平等这一核心问题。然而,在经济改革时期,男性试图抓住自己的工作机会和社会地位,这使得具有“主体性”的新女性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并不好。此外,男性社会向女性灌输了传统的女性价值观。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女性价值观的矛盾。研究者认为社会环境和政策在经济改革时期对中国田园女权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经济改革激发了女性去争取他们的利益的意识,但也同时试图用传统的价值观念去给女性洗脑——在社会结构中,男人比女人有更大的社会权力。因此,田园女性主义认为男性应该满足女性的需求,因为男性在身体条件上比女性更有力量。

3.2对中国女性主义的反思

当很多人认为中国田园女性主义是一个贬义词时,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正在倒退?事实上,在追溯中国女性主义的历史之后,研究者认为中国田园女性主义的消极存在并不代表中国女性主义的倒退。

田园女性主义的本质是女性对男性的兴趣和对自身地位要求过高。尽管这一观点可能有些激进,但它至少暗示了女性具有女权主义意识——她们意识到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中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必要性。诚然,女权主义的核心目标是追求男女平等。这个目标需要两个关键点:女性有自知之明,在两性关系中要求平等。从本质上讲,中国田园女性主义具有这两个特征,尽管其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在过去,中国的女权主义在女权意识和为女性利益而挑战男性等方面都没有包含女权主义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取得了进步。

同时,中国田园女性主义激进的、畸形的女性主义目标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影响。中国网民的想法。总而言之,在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道路上既有收益也有损失。

4. 结论

上个世纪,中国妇女受到男性知识分子和政府的启蒙和引导,走上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成为了改革者和工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逐渐拥有“主体性”的女性在工作中受到压抑,被推回家庭。在当代信息技术时代,中国的女性主义呈现出新的特征。它与互联网互动,创造了一个在线女权主义,中国田园女权主义。

然而,中国田园女性主义在网络上引发了诸多争议,其相关话题也备受关注,其对公众的影响是不可预测的。然而,就目前而言,田园女权主义已经引起了公众对女权主义的怀疑。

研究者认为田园女性主义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是中国长期以来没有真正的女性意识的女性主义的结果,特别是经济改革时期对女性的思想产生了矛盾的影响。因此,与其批评这种现象,不如反思它是如何发生的。今天,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在女性自我意识和挑战两性关系不平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巴洛(2004).中国女性主义中的女性问题.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

[2]. Scroll, E. (2011).中国的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奥克:劳特利奇。

[3].Cheng, Mingle amp; Zhao, Haiyue。(2015).中国女性主义的民族革命责任与男性特征——也论中西女性主义的差异.广西社会科学,(3),183-187。

[4].Goo, X. Q. amp; Lin, M. Q.(2010)。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视角分析当代中国女性教育。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5),133-138。

[5] .Yan, Shaping. (2011).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理论研究,(14),55-56。

[6] . Zhang, Hua amp; Ren, Yiming. (2008).中国30年来的女权主义批评.经济改革。《清江大学学报》,(6),5-7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volume 23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Economics,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MEESS 2018)

A Controversial Existence: Chinese Pastoral Feminism

Jinke Li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Gender Institute, London.UK.

summer.brenda@qq.com

Abstract. After a century of profound historical change, Chinese feminism has developed into diverse schools and branches, with different theoretical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appearing in the internet era. “Chinese pastoral feminism” is a representative and influential form of feminism, but its existence is surrounded by controversy and criticism.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tate that the very term “Chinese pastoral feminism” has become a thinly-veiled insult, often used ironically to attack some feminist actions or discourses. The debating wars occasioned by Chinese pastoral feminism often appear on Chinarsquo;s social media. However, so far, this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Chinese feminist phenomenon has not been studied by Chinese academics, and this dissertation will be the first micro-study of the phenomenon of Chinese pastoral feminism. It considers the essentia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its emergence, and its wider impact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eminism.

Keywords: Chinese pastoral feminism, Chinese feminism, social media.

1. Introduction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feminismrsquo;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re complex [1] [2]. A number of Chinese scholars believe that China lacks systematic and pure feminisms [3] [4], and some Chinese feminist scholars are suspicious or even hostile towards some feminist theories [5]. The philosophy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of Chinese feminism come from the West [6] [7] [8], but the impact of historical factors and government control [2] [9], has contributed to the partial distortion of the original politics of Western feminism [8], and to the abnorm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eminism in the face of state pressure. And then, the paper will research a newly occurred feminism--Chinese pastoral feminism to reflect the whole contemporary Chinese feminist situation.

Chinese pastoral feminism does not literally refer to the feminism of Chinese peasant women. In fact, it is an online term, indicating ironic criticism of some Chinese feminists, and people who do not really have feminist ideas and misinterpret Western feminism. Interestingly, Chinese pastoral feminism is a play on the term “Chinese pastoral dog”. The Chinese pastoral dog is a breed unique to China, often found in villages, so “Chinese pastoral” is utilised to describe something or somebody rustic, and here, it is used to satirise those who do not understand “real” feminism, but arm themselves with the flag of so-called Western feminism to attack people online, with asserting that men should do everything for women to show the respect for the consciousness of gender equality.

Main academics have divide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eminism into three phases: the movements around 1919 (the May Fourth or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Maoist period, and the 1995 Fourth 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 in Beijing [8]. Based on this general consensu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se three key historical episodes to identify the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pastoral feminism. Finally, the article will compare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of Chinese feminism and Chinese pastoral feminism, to refl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eminism.

2.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eminism

2.1 Tracing the Trajectory of Modern Chinese Feminism

Throughout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womenrsquo;s movement has been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Chinese social evolution [10], because of Chinarsquo;s uniqu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environment [2]. Chinese feminism does not emphasise the individual liberation of women themselves, nor directly challenge national, social and male interests, but it can form an alliance with men, and dedicate individual rights and interests to the salvation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The

Copyright copy; 2018,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Atlantis Press.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0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volume 236

Chinese womenrsquo;s liberation movement, which developed in parallel with the social revolution and the class struggle, is very different to the Western feminist movement, as there have been scarce feminist campaigns in China, not like the West [11]. In China, where gender equality is the official national policy, the womenrsquo;s liberation movement has been championed and led by the state, and feminist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the political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reforms [12]. In other words, womenrsquo;s emancip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the Chinese social revolution and the government, rather than by women themselves.

2.1.1 Modern Chinese Feminism an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rise of Chinese feminism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menrsquo;s advocacy and their propaganda [13][14]. In the modern period (1840–1919), a group of male reformists and revolutionaries became the promoters of the rise of Chinese feminism and the early womenrsquo;s movement [11]. The early male revolutionaries, scholars and other “bourgeois reformers”,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national crisis, put forward the 'launching female' educational idea, since then, womenrsquo;s lives and their educational problems have aroused the concern of intellectuals [4]. Meanwhile, with the spread of bourgeois democratic doctrine, Western feminism began to enter into China [14], such as Herbert and Mullers writings on feminism.

The new ideas o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7572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